首页 > 聚焦 > 正文

小学生吵架后“举高高”和好,逗笑众人:这和好方式也太可爱了吧!-天天聚看点

2023-05-22 21:12:27   来源:米小圈  

孩子间闹矛盾怎么办?


(相关资料图)

01

小孩子之间闹矛盾,都是怎么解决的?

5 月 16 日,哈尔滨两个小男孩在课堂听写时发生了争吵。

老师了解情况后,让他们先互相道歉,再让他们自己选择和好的方式。

原本老师以为两个孩子只是会拥抱一下。

没想到,高个子的男孩直接把同学抱起来了。

瞬间,两个孩子就都笑了。

同学们也被他们 " 举高高 " 这可爱的和好方式逗得哈哈大笑。

而且下课以后,老师就看到两个孩子和好如初,又在一起玩了。

课堂上发生的不开心,两人解决以后,谁也没放在心上。

果然,前一秒吵得不可开交,后一秒就能握手言和,是小孩子的风格没错了。

02

前些天,四川街头出现这样一幕:

两名小女孩起了争执,当街吵架。

双方家长就在身边,却并没有参与孩子的争吵,而是背着手,站在一旁笑着围观。

家长表示,他们两家是很好的朋友,孩子之间出现分歧、争吵是很正常的事情。

平时他们都会尽量让孩子的问题孩子自己解决。

对此,不少网友说这两家的家长很理智。

其实," 孩子间闹矛盾,父母要不要介入 ",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生活中,有一些家长见孩子吵架,会下意识将自家孩子划分到 " 受害者 " 的一方。

情绪激动之下甚至会失去理智,做出极端的事情。

这种不讲道理的护短,看似是为了保护孩子,实则是给孩子处理矛盾做了错误的示范。

因为家长若是一直将孩子护在身后,只会让孩子更加没有安全感。

一旦孩子日后遇到冲突,孩子要么反应过度,要么害怕退缩。

而这两种方式,哪一种我们都不愿意见到。

03

之前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新闻:

江苏两个小朋友在学校发生了冲突,老师为了解决孩子间的矛盾,将双方家长请来了学校。

没想到在大家沟通期间,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突然动手,一巴掌将对方孩子打倒在地。

孩子没有一点防备,直接被男子打飞了出去。

可以想象,这名男家长打人的力道之大。

本来两个孩子闹矛盾,事情并没有多复杂。

可这位家长出手打人,事情性质立刻就变了,被打男孩家长直接报警。

经鉴定,男孩被打成轻微伤,冲动打人的家长被处以行政拘留十三日的处罚。

作为家长,谁也不愿意看到孩子受委屈、挨欺负。

但说实话,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与人争吵,甚至打架。

家长若是连孩子之间的矛盾都没弄清楚,就随意介入孩子间的矛盾,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很可能还会激化矛盾。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领路人。

家长在孩子面前任意对人暴力出手,孩子有样学样的话很容易成为一个冲动易怒的人。

这对孩子成长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

04

前几天,四川两名小学生在公交站台发生争执,俩人互相推搡了两下,谁也不服谁。

看到这一幕,有人觉得两个孩子可能会打起来。

但接下来的一幕,简直不要太可爱。

他们并没有打起来,而是决定用斗舞解决矛盾。

(这里提醒大家,在公交站旁边要注意来往车辆,注意安全呀!)

你瞧,孩子们是有自己一套解决问题的方式的。

为此,家长不要将孩子间的矛盾过度妖魔化。

吵架也是一种沟通,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孩子自己能解决,家长就不要着急出头。

因为小孩子之间,很多矛盾并不复杂,很多争吵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与朋友发生矛盾,孩子更需要的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家长的介入保护。

05

心理学有研究表明:

同伴冲突对孩子的自我发展以及与同龄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孩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能够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学会如何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

也会更加懂得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意义,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为此,孩子与人产生矛盾,家长第一时间不要急着为孩子出头,要先了解并判断孩子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如果问题不严重,那么就站在孩子身后,相信孩子,他能够处理好。

这种情况下,家长的不冲动、不护短,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当然,如果是孩子受到比较严重的欺凌,那便需要家长参与并且重视起来,及时和对方家长沟通,同时也教孩子保护好自己,让他明白,我们不随意欺负他人,但也不能任由他人欺负。

希望家长们都能理智面对孩子间的矛盾,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向阳成长!

本文为米小圈公众号(ID:beimaogege)原创。作者圈妈,有一男宝和一女宝的二胎妈妈,用心用文字和大家分享海量育儿知识,解读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万父母们和孩子的成长。

点个 " 在看 ",一起努力奋斗!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中公采矿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邮箱:5855973@qq.com